
草川鋪鎮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堅持黨建引領釋放產業新活力,圍繞全鎮“一域三線十三灣”產業布局,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種”的產業發展原則,緊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探索形成辣椒產業發展新模式,奏響鄉村振興“椒”響曲,實現村集體經濟有出路、產業發展有效益、農民就業有保障“三級跳”。
黨建引路,探索種植模式。圍繞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草川鋪鎮聚焦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讓更多黨員干部參與到產業發展中,讓更多老百姓享受產業發展紅利,把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黨味轉化為群眾幸福生活的滋味,“黨建紅”正引領“產業紅”向好向優發展。從2021年開始,草川鋪鎮黃崖村黨支部錨定訂單辣椒這一提升村集體經濟和幫助群眾增收致富的“香餑餑”產業,采取“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由村辦合作社與隴南市西和縣辣椒收購商簽訂辣椒苗木供給和收購協議,帶領干部群眾在全村5個自然村宜種易見效的優質地塊種植辣椒100畝,當年村集體經濟突破15萬元,村集體和種植戶率先嘗到了“甜頭”。

組織引源,建設育苗基地。以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為契機,堅持干部引黨員、黨員引能人,黨員帶頭示范、能人帶動發展的產業發展“雙引雙帶”模式,切實發揮村級黨組織堅強戰斗堡壘作用,著力轉化“組織力”,提升“生產力”。把產業和集體經濟發展列為村黨組織書記的“發展首責”和必答題,壓緊壓實各村“一把手”在產業謀劃、發展目標、資金統籌、過程管控、風險防范等各個環節責任,以組織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行穩致遠。2023年,黃崖村號召村“兩委”干部齊上陣,引導全村黨員帶頭參與,動員有能力和有意愿的“能人”加入辣椒產業,通過流轉村內閑置土地引進“二荊條”品種的訂單辣椒種植項目,建成標準化育苗大棚4座,配套育苗池128個,打造總占地面積20畝的育苗基地1處,培育辣椒苗70萬株,當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2萬元,其中訂單辣椒收益近20萬元,育苗收益7萬余元。經營中有效吸納村內富余勞動力和臨近村莊群眾務工,為群眾支付務工收入6萬余元。

項目引資,壯大發展規模。今年以來,草川鋪鎮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的發展理念,成立產業發展和項目落實工作專班,凝心聚力發展特色產業,想方設法延鏈補鏈,主動下沉村組田間地頭開展專項調研。立足鎮情實際,年初對各村產業發展計劃和項目可行性進行分析審定,定期督查考核、觀摩評比、研判發展形勢、集中解決突出問題,累計實現走出去招商8次,請進來考察6次。年初,組織村干部、致富帶頭人遠赴湖北、山東等地低價進購塑料大棚建設原材料,組織群眾克服冬雪嚴寒,在田間地頭搭伙辦灶,帶領群眾干在田間、吃在地頭,歷時3個月籌資180萬元,流轉土地80畝擴建黃崖村育苗基地,新建育苗及種植大棚36座25000平方米,同步發展“大棚經濟”,部分大棚配套可視化智能控制設施,實現了傳統大棚向智慧大棚的有效轉型。培育二荊條、港椒、朝天椒3個品種辣椒苗280萬株,全鎮辣椒種植總面積達3932.4畝,帶動秦亭、隴東、白沙等兄弟鄉鎮種植辣椒達1000余畝。7月份,在第三十屆蘭洽會上,與山東曹縣康友農產品有限公司簽約清水縣辣椒全產業鏈項目,項目涵蓋辣椒育苗、種植、田間管理、辣椒園區加工和市場銷售,現已建成辣椒加工車間一期工程,配套車間1座,剁椒生產線1條,生產辣椒醬50余噸、干辣椒段10余噸。二期將配套建設干椒生產線1條,深加工車間1座,主要生產辣椒段、辣椒粉、辣椒醬等產品,力爭形成品牌效應,實現辣椒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促進種、產、銷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市場引流,激活產業前景。草川鋪鎮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布局,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對接山東曹縣康友農產品有限公司拓展鮮食辣椒外銷市場,確保訂單辣椒有出路,群眾收入有保障,有效推動辣椒產業從“一點紅”到“一片紅”。在今年辣椒成熟上市以來,以1.2元/斤的收購價蹲點收購鮮食辣椒銷往成都、重慶、鄭州等市場,累計收購辣椒600余噸。依托辣椒產業,截至11月底,全鎮村集體收入總收入547.4萬元,村均收入達到49.76萬元。
展望未來,草川鋪鎮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思路,以辣椒育苗和加工兩大基地為依托,凝心聚力發展全產業鏈模式,讓辣椒產業在全鎮“紅紅火火”,落地見效,讓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