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秦亭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特色”“底色”“成色”三色融合扮靚鄉村,一幅業興民富、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鋪展開來。

堅持生態優先,擦亮和美鄉村底色。盛夏時節,走進秦亭鎮,一排排民居坐落在青山碧水之間,河湖溪流清澈透亮,山澗樹木蔥郁茂盛,鄉村田園生機勃勃……和美之景隨處可見。近年來,秦亭鎮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決扛牢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深化“林長制+河湖長制”協調聯動機制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格局。同時,常態化開展林長、護林員巡林及河湖長巡河,定期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與河道內“四亂問題”專項整治,奠定了堅實的生態根基,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做優富民產業,彰顯和美鄉村特色。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1+2+N”產業布局為核心,通過“黨建引領、龍頭帶動、科技賦能、鏈條延伸”四維發力,推動特色產業串珠成鏈,展現出特色種植業“多點開花”的發展格局。當前,秦亭鎮以2萬畝漢麻為重點,構建起特色漢麻全產業鏈,開創了產業發展助農增收的新局面。在劉峽村打造木耳產業集群,實現“產業增效”與“群眾增收”的雙向奔赴。依托高寒陰濕的氣候優勢,推廣種植半夏等中藥材特色品種,展現出“小作物、大產值”的潛力。憑借非子牧場深厚的秦文化底蘊與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為游客帶來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旅游體驗,成為秦亭鎮文旅融合發展的閃亮名片。

突出民生為本,提升和美鄉村成色。今年以來,秦亭鎮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開展鎮域中心村改造提升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按照“一村一韻、一路一景”理念,量身定制提升方案,精心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綠化景觀,同時將文明實踐、移風易俗等工作融入和美鄉村建設,穩步提升宜居品質。通過積極落實各類種植產業獎補政策,實施巷道硬化及村級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全力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建設,切實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下一步,秦亭鎮將繼續以民為本、以綠為基,讓鄉村更宜居、產業更興旺、生活更幸福,邀村民共赴一場與“和美秦亭”的美好之約。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