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為迎接盛會,營造輿論氛圍,即日起推出【喜迎黨的十八大】秦州專欄,全面展示和諧秦州風采,弘揚團結奮斗精神,鼓舞率先跨越干勁,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現刊發系列報道之十八《社區成為居民的“家”》 。
社區成為居民的“家”

自從有了社區以來,老百姓辦事就方便了很多,有時候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但是在方便群眾的同時,也忙壞了那些社區工作者。近日,記者來到秦州區大城街道共和巷社區,帶來了來自一線的報道。
早上8:30分,秦州區大城街道共和社區的工作人員剛上班,社區居民王早霞就走了進來,她想了解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的情況。社區工作人員問明來意后,遞上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宣傳單,并詳細講解了辦理流程和所需的手續。

在咨詢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的具體事項后,王早霞還辦理了養老保險的繳納手續。她說:“社區對我的幫助挺大,如果有什么事的話,工作人員就會給我打電話,像這一次辦養老保險,她如果沒有給我打電話,我就錯過了今年的繳費期。
就在王早霞辦事的同時,又有不少居民都來到了社區辦事廳。社區主任王蘭芳說,這些居民大多都是來繳納養老保險金的。馬上到年底了,上級部門通知他們居民遲早繳納,已免錯過了今年的繳納期,雖然通知也貼了好長時間,但還是有許多居民不知情,所以他們就逐個打電話通知。

看著大廳人剛少了一些,社區工作人員又馬上起身到居民家中走訪。王蘭芳說這段時間,他們的工作除了讓居民按時繳納養老保險外,還有一項就是為秦州區退休人員輸入掌紋采集,雖然這些工作他們都已通知到戶,但是像劉金壽老人這樣由于身體不便不能親自到大廳來辦理手續的,只能到居民家中,幫助他們辦理。社區居民劉金壽老人說:“群眾工作就這么麻煩,他們不厭其煩地問著,很不錯。只要一有事情找社區,他們都很熱情。”

從劉金壽家出來后,社區工作人員來到了居民王芳的家。王芳原先有一個幸福的家,可是去年,她丈夫被查出得到了肝硬化后,靠打零工為主的她也沒在出去,當時孩子正在上高中,家中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社區在得知此事后,不但幫她辦理了低保,而且也申請了醫療救助。今年,她的女兒考上了大學,當王芳正在為孩子的學費而發愁時,社區又通過一元愛心基金,給她們家又提供了3000元的愛心基金扶住。
王芳說:“只說是孩子考上大學咋辦,然后社區主任就打電話,我那天挺高興的,我就給我女兒說,乖乖你好好的,考上大學還有人扶幫你呢,社區還給你給錢呢。”
正是這一次次走訪,社區居民們才逐步熟悉了他們這些社區的工作人員。王蘭芳被海虹社區的居民們親切地稱呼為“小王”。從王芳家出來已經是中午的12:30分了,奔波忙碌了一上午的王蘭芳和她的同事們這才準備回家。下午,王蘭芳還要和社區的黨員一起進行遠程教育。同時,他還要抽空到另外一戶居民家中調解糾紛。其實像共和社區一樣,秦州區有許多這樣的社區,那兒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忙碌著,也正是有了這些普普通通工作人員的忙碌和努力,國家的惠民才能真正地傳遞到每一位社區的居民,讓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便利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