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工作會議提出:
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陸浩 劉偉平 杜占元出席并講話

(圖為天水分會場)

(天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景輝,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柴金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一兵,市政協副主席雷傳昌等在天水分會場參加會議)
甘肅日報蘭州1月8日訊 (記者 李欣瑤) 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今天在蘭州召開。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我省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資源支撐。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劉偉平,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由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主持。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崔玉琴、副省長郝遠、省政協副主席栗震亞、蘭州大學黨委書記王寒松等出席會議。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蘭州,14個市州設分會場。

陸浩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事業作為一件關系全省改革發展穩定的大事來抓。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同全國一樣,我省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隨著“十一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我們已經進入“十二五”發展的新階段,這對全省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既要充分肯定成績又要正視困難和問題,既要看到發展機遇又要看到面臨的嚴峻挑戰,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積極行動起來,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改革創新、求真務實,艱苦奮斗、扎實工作,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快速發展,奮力開創我省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陸浩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我省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堅持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以服務發展為導向,以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建設西部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

陸浩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協調發展。要加快發展學前教育,重點推進農村學前教育,努力做到每個鄉鎮都有一所中心幼兒園。不斷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合理確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比例,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支持高等院校參與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攻關。重視和支持民族教育,重視特殊教育,健全保障機制。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我省由人力資源大省向人力資源強省轉變。
第二,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要加快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逐步解決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要著力組織實施教育重點工程,大力推進各類教育項目建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國家助學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穩步提高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努力做到讓每一個孩子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就學困難而失學。要健全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要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嚴肅查處影響教育教學的違法違紀行為,堅決治理教育亂收費。要認真解決好舟曲等受災地區學生上學問題,加快受災學校重建步伐,確保災區學生早日搬進新學校。
第三,切實提高教育質量。要牢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堅持規模和質量的統一,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要深入研究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用人單位對各類人才需求的新變化,調整學科設置,優化專業結構,健全完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要把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積極探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德育教育。要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全省信息化發展整體規劃,確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努力提高全省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第四,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要適應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堅持以終身學習理念引領教育改革發展,努力做到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有效銜接,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奠定堅實基礎。要拓展繼續教育平臺,實現繼續教育規模和質量的協調推進。要開發城鄉社區教育資源,為人民群眾創造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推動形成全社會重視學習、自覺學習的生動局面。
第五,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把師德師風與學風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來抓,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著眼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教師培訓。從完善制度和優化政策入手,強化城鄉教師資源統籌配置,著力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實施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造就一批在國內有較大影響的名師和領軍人才。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在全社會努力營造教師是最高尚的人、教書育人受人尊重的良好氛圍。
第六,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要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形成以政府為主體、全社會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教育管理體制。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辦學制度。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促進我省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陸浩強調,要著力加強和改善對教育工作的領導,確保教育改革發展任務落到實處。一是要牢固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真正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要繼續大力提倡市縣黨政主要領導都關心教育、重視教育、親自抓教育,努力當好“教育書記”、“教育市縣長”,使教育成為“一把手”工程。二是要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重視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健全各級各類學校黨的組織,豐富組織活動內容,健全組織工作機制,加強在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三是要努力創造教育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努力使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深入人心,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要完善相關政策,鼓勵引導全社會支持和參與教育事業發展。要深入開展和諧校園等各類群眾性創建活動,加強校園和周邊環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形成既生動活潑又規范有序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生動局面。

劉偉平在講話中指出,要認清形勢,認真謀劃教育改革發展。各級政府要切實增強教育事業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以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為保障,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促進教育公平為重點,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主旨,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劉偉平指出,要突出重點,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快普及學前教育,抓緊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搞好幼兒園布局規劃,實施幼兒園準入制度,規范收費標準,健全經濟困難孩子入園補助機制,為適齡兒童入園學習生活創造公平機會和良好環境;要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水平,按照“四個集中”的原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集團化、規模化辦學,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創新辦學模式和體制機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要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推進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積極推進高中階段課程改革;要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抓好高校內涵建設和學科特色建設,增強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學校服務社會的能力。
劉偉平強調,要深化改革,創新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一要穩步推進教育改革試點工作,圍繞改革的重點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著力解決制約我省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二要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保障高校依法自主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擴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在辦學模式、育人方式、合作辦學、課程改革等方面的自主權。三要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各級政府要引導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出資捐資辦學,全面清理對民辦學校的歧視性政策,健全公共財政對民辦教育的扶持政策,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統籌規劃和規范管理。
劉偉平強調,要完善政策,大力促進教育公平。不斷完善政府助學制度,鼓勵社會各界積極設立各種形式的資助項目,堅決整治教育違規收費行為,切實減輕學生的家庭負擔。要保障特殊群體接受教育的權利,完善流動就業人口子女上學政策,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的上學問題,著力消除適齡兒童輟學現象,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保障殘疾兒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要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機制,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會議由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