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酒類市場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假借“特供”“專供”“內供”黨政機關和軍隊名義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違法違規行為,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措并舉扎實推進“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協調聯動,形成高效協同力
堅持上下、內外“一盤棋”原則,組建“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壓實監管責任,明確職責分工,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對內強化市縣所三級聯動,對外加強與網信和公安部門的溝通協調,確保專項行動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有質量地推進落實。

突出重點,加大綜合治理力
從酒類生產、酒類銷售、餐飲服務三個環節入手,堅持線下排查治理和線上監測清理相結合,緊盯排查線索、處置線索、鏟除鏈條、清除源頭4個關鍵環節,確保酒品來源合法、質量可靠、去向可循。累計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14094家次,約談酒類銷售單位9家。

強化執法,提高違法震懾力
對排查監測發現、相關部門通報、群眾投訴舉報的“特供酒”問題線索,形成清單,建立臺賬,逐一認真核查,查明問題產品進貨渠道、流向和購銷臺賬,依法查處“特供酒”制售鏈條上相關生產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平臺等主體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打掉“特供酒”制售源頭。將專項行動與“鐵拳”行動緊密結合,曝光某商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案,對違法行為形成有效震懾。查處酒類案件13起,查獲商標侵權、超過保質期等各類假冒偽劣酒313瓶,涉案金額9.86萬元,罰沒款21.19萬元。

多元引導,增強社會共治力
線上通過政府網站、“天水在線”、政務新媒體等及時發布消費提示及相關宣傳圖頻,同時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進商場、進超市、進農村、進市場”,督促經營者增強主體責任意識,要求經營者不得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不得銷售過期或假冒偽劣的酒類產品,同時倡導消費者盡量在信譽良好的超市、專賣店或官方認證的電商平臺上購買酒類產品,避免在非正規渠道或來源不明的商家處購買,營造經營者拒賣“特供酒”,消費者不買“特供酒”的良好市場環境。

(新聞來源:天水市市場監管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