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巨頭縱論企業的商業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
開發商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本報記者馮杰林曦
昨天下午,五洲賓館深圳廳內高朋滿座,中國地產界明星人物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曉光,深圳卓越集團董事長李華與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在博鰲亞洲論壇“如何解決十幾億人的住房問題——政府和房地產商的責任”論壇上縱論樓市。論壇嘉賓一致認為,開發商應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共同解決好全國十幾億人的住房問題。
政策應保證人人有房可住
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一開口就把在座的聽眾嚇了一跳:“應該說我們已經解決了13億人的住房問題。”他說,目前我國城鎮居民住宅總共160億平方米,2004年末已經達到人均25平方米,是1980年人均住宅面積5平方米的5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已經解決了十幾億人的住房問題。
但陳淮認為,對于十幾億人的住房問題,政府的工作并沒有完。政府還需要解決好有限的資源的利用問題;在“窮人”和“富人”、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的配置問題上做協調。政府要完善住房體系,必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通過市場化手段對住房資源進行配置的同時,還應有政策上的扶持和幫助,讓所有人都能有房可住。
完善住房供應體系穩定房價
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說,目前我國現在的房地產開發每年能提供360萬套到420萬套之間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城市新增家庭對住房的需求。而城市居民對現有住房改善的需求,更大大加劇了這個矛盾。因而,要解決十幾億人的住房問題,主要是解決新增住房問題。
卓越集團董事長李華則認為,由于現在的供應體系比較單一,基本上大家都是通過購買商品房獲得住房,而政策性住房、自建房和其他用途改建的房子所占的比例太小。供應單一問題造成了市場上出現的供應緊張及持續的房價上漲。李華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借鑒亞洲或者香港一些地區的經驗,多提供一點政策性住房。他還建議,應通過立法保證住房供應體系,讓品牌發展商來建政策性住房,并加強管理。
地產商應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曉光認為,地產商應該要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多樣化的需要,這樣才有意義,如果光為“窮人”或者為“富人”服務都不正確。
談到房地產商的責任,劉曉光說,地產商要建立新觀念,在賺錢的時候要想著為社會做出貢獻。地產商要想政府的政策、想消費者的心理和消費者現在的難處。同時,由于房地產本質上是一個大資本的產業,在新的地產時期,政府與企業要共同創建和維護一個新資本的環境。
劉曉光認為,在市場中政府、企業都是重要角色。政府在創建市場環境過程中是功不可沒的,比如規范土地市場、比如土地規劃、土地放量、土地拍賣等等,但政府也應考慮市場運作的規律。而地產商要在新市場中,在土地、銷售、資金、運轉、物業方面遵循著透明的市場規則,遵循著公信透明。
劉曉光建議,企業還要與政府一起共同創造三個新價值。一個是企業的商業價值,通過稅收、給股東的回報,經理人的收益等來實現。其次是企業應創造社會價值,比如環保、綠色、城市建設、公共事業等;第三是人文價值。劉曉光笑道:“期待中國能誕生越來越多的真正認識新市場、新資本、新價值的公司,與政府一道承擔行業的責任!
總干事“分身有術”
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是本次企業家峰會組委會力邀的一位演講嘉賓,不巧的是,峰會期間拉米需要留在日內瓦進行緊張的談判。不過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拉米能夠做到“分身有術”——昨天為峰會發來視頻發言。
在簡短的視頻發言中,拉米主要講了三點:多哈回合談判的重要性、談判對亞洲的重要意義、本輪談判的成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拉米表示,貿易開放能夠使所有人獲益,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獲益。多哈回合的談判能夠提供更多的市場準入機會,糾正目前存在的不平衡。(本報記者朱良駿)
主持人勝在“另類”
昨天下午的一場論壇中,擔當主持人的UPS亞太區副總裁歐思文騰出演講臺上的位置,“藏身”于聽眾席間,并向在場的嘉賓頻頻“發難”。精彩的提問,引來了在場聽眾的熱烈掌聲。
按照慣例,主持人與嘉賓同坐于演講臺上,等待觀眾提問。然而作為主持人的歐思文卻在演講臺上坐不住,喜歡在會場內“團團轉”。一會兒坐在政要和CEO身旁,一會兒坐在普通聽眾身旁。閑不住的他原來是在忙著向聽眾收集問題,然后挑選出來向嘉賓們發問。
頻頻向嘉賓“發難”的歐思文,在被客串主持人角色的一位政界嘉賓反向“發難”時,用詼諧的語言,再次化解了難題。(本報記者鄧媛雯)
沃爾沃的“巨無霸”
作為本次企業家峰會的贊助機構,沃爾沃專門調來兩輛卡車“巨無霸”為峰會“助威”。其中沃爾沃FH12空氣懸掛牽引車高3.7米,車輛總重達21噸,市場售價約80萬元;沃爾沃FM9牽引車高3米,總重量更是高達31噸,市場售價約70萬元。
為了吸引昨天到會的物流界人士的目光,沃爾沃公司還特意派出幾名銷售工程師前來接受咨詢。(本報記者朱良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