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關于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積極爭取和實施農機化科技項目,統籌推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大力培育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為全市糧食與特色產業生產提供了裝備支撐和服務保障。
一是抓農機購置補貼,不斷提升農機作業水平。著力突出穩產保供,優先補貼糧食生產關鍵環節急需機具、林果大縣貯藏設備和收獲后處理設備,應補盡補,積極開展農機具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宣傳,開展2023中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資金績效自評、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共專欄維護、省上反饋問題整改和補貼機具核查、資金兌付等工作,及時反饋各縣區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督促相關縣區及時整改,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已兌付中央補貼資金1996.23萬元,支付進度為96.66%,已補貼各類農機具12694臺(套),受益購機主體11340戶。
二是抓農機項目落實,加快推廣引進農機新裝備。緊盯制約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短板環節和薄弱領域,利用省級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項目13項、370萬元,引導全市農機作業逐步向林果、畜牧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拓展,從產中向產前、產后向全程拓展。引進各類機具175臺套,召開現場會8場次,舉辦培訓班9期,培訓人員832人次,建立各類示范基地8560畝。同時加大農用無人機、智能割草機、深松監測儀、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農機購置補貼APP等智能化設備農機投入,推動全市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三是抓農機社會化服務,不斷創新農機服務模式。緊盯服務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和特色優勢產業重點生產環節機械化目標定位,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創新服務模式,采取訂單服務、生產托管、承包服務和跨區作業方式,大力推廣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不斷拓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領域、服務范圍。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落實中,采取“農機(業)新型經營主體+鄉鎮+村集體”運營模式,完成機械化大豆玉米種植社會化服務5.37萬畝。
四是抓統籌協調,保障重要農時機具需求。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為農機工作的首要任務和底線工作,高度重視春耕、夏收、秋播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制定印發重要農時季節農機化作業文件,成立工作專班;強化農機裝備供給、維修保養、技術培訓、宣傳引導、貯備調運服務,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季節農機具需求,累計檢修各類機具75761臺次、新增薄弱環節作業機具238臺、投入機具10.36萬臺套次、培訓農機操作人員5772人次、發布各類動態信息50余條、核發跨區作業的80個、設立機收保障熱線電話12個、跨區機收服務站16處、農機定點加油站27處,發布農業氣象服務30期,設立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7個;及時與交通運輸、高速運管中心等部門協調落實了高速公路聯合收割機運輸車輛免費通行政策。全市共完成機耕430.43萬畝、機播種175.1萬畝、機收231.46萬畝,其中:小麥機械化收獲率達到87.1%,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低于1%。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