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實施黨政人才培養工程,完善培訓制度,加強理論教育、專業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黨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質和執政能力,建設高素質黨政領導人才隊伍。實施企業家培養工程,培養造就一批富有創新意識和能力、適應經濟全球化要求的企業家,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戰略高技術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和戰略科學家。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加強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和引導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為國服務。積極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
第二節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推進市場配置人才資源,消除人才市場發展的體制性障礙,規范人才市場管理,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社會環境。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干部人事分類管理體制,健全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選拔任用和激勵保障機制。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在實踐中鍛煉培養人才。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貫徹實施公務員法,完善公務員制度。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要加大人才資源開發投入,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
第八篇深化體制改革 以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企業、財稅、金融等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第三十章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建立決策科學、權責對等、分工合理、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加快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
第一節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以及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的原則,合理界定政府職責范圍,加強各級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優化組織結構,減少行政層級,理順職責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實現政府職責、機構和編制的科學化、規范化、法定化。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及地方各級政府間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權責。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第二節健全政府決策機制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和聽證以及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務公開并逐步實現制度化,完善政府新聞發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實行綜合執法,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建立執法責任追究制。推行政府問責制,完善行政賠償制度。
第三節深化投資體制改革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逐步縮小政府對投資項目的核準范圍,健全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制和備案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資范圍和中央與地方的投資事權,改進和完善決策規則和程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立政府投資項目決策責任追究制。建立和完善投資調控體系。
第三十一章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第一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發揮主導作用。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外,絕大多數國有大型企業改制為多元股東的公司。改善國有企業股本結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增強企業活力。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探索現代企業制度下職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繼續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