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亂作為和不會作為的干部,請讓位——
■本報記者李成剛仵樹大趙艷
“治庸又有新內容,32家單位一把手將要上電視。”2005年6月13日,蘭州街頭報販不斷重復著“廣告語”,招攬生意!笆忻駛兌己荜P心治庸計劃的進展,所以我們的生意也 比以前好!币幻麍筘溦f。
2005年,甘肅蘭州的政府干部官員們感到了“要干事”、“干好事”的壓力。
蘭州某縣衛生院,兩位院長因為經常不上班、工作不得力,使衛生院的各項指標,特別是效益指標大幅度下降,“院長不作為,不履行職責,既不抓經營,又不抓管理,技術方面還很平庸,庸醫害命,所以就給他免了!
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位審判員,因為在主審一起死緩案件時,沒按規定及時報請省高院復核,只把案件交給書記員,不久書記員辭職,案件一直沒有上報,導致案件被告超期羈押,案件拖了4年沒有辦結。這種“浪漫主義”工作作風使這名審判員必須面對“下崗”的裁判。
2006年3月,蘭州市城關區人事局辦公室電話不斷,內容大多是對當天報紙上公布的城關區清理出121名長期不在崗人員的做法予以稱贊。
對蘭州政界“鐵腕治理”的整風行動,中共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陳寶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總編輯包月陽的專訪時,進行了詳細解說。
陳寶生上任時,正是蘭州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2004年蘭州官場發生了一場大 地震,因為腐敗案的牽扯,當時蘭州市的主要領導被撤換,有些干部被“雙規”。在這個時候臨危受命,陳寶生力圖用“治庸計劃”,凝聚人心,振奮精神。
“2004年那個特殊時期,使我們的好多干部,心理上灰溜溜的,該干的事他不敢干,相當一部分干部在等、在看。一些投資商也準備撤資。經過調查研究,市委決定先向平庸行為開刀!标悓毶f。
何為平庸行為?陳寶生介紹,“治庸計劃”把平庸行為“定義”為三種情況:不作為、亂作為和不會作為。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過去從理念的角度談得太多了,而從行為角度講得少。我覺得對蘭州來說,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要體現在行為上,不然他老在嘴上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他的行為不變,怎么行呢?”陳寶生說。
他認為,除此之外,從體制的角度看,最好的機制是激勵機制,“但我們的機制卻激勵不了,也是因為和人的行為有關系,和行為掛鉤,得看業績。到蘭州工作之后,這些想法更加強烈,在這個特殊時期新上任,想來想去,省委給了那么重的擔子,老百姓期望值那么高,我得盡快把人心攏起來,讓大家都干事啊!
于是,“治庸計劃”便在蘭州應運而生。“我們從2004年12月開始,召開全市人才工作會,那時我到任10來天,講話時我就放了一炮,要整治平庸行為,開展治庸計劃。經過半年左右的調研,2005年5月8日,我們就開始正式執行。13日就下發了文件。5月開始整治到現在,剛剛一年!标悓毶f。
據他介紹,通過一年時間,“應當說效果不錯”。到去年年底,蘭州市共處理了125個人!斑@125個干部的處理,各方的反響都很好。被處理的干部,也沒什么怨言。因為我們的(整治)程序比較完備,其中有一項是30天內可以提出復議,被處理的干部沒有一個提出復議要求,說明他們也比較認可處理的結果!标悓毶f。
“事實上,我們的目的不在于處理多少人!标悓毶J為,治庸計劃,目的就是要大家積極干事,“你平凡可以,但平庸不行。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個激勵機制。我們的干部隊伍,大家都說是平凡的 公務員,平凡就是你要按制度辦事,承擔起崗位制度賦予你的責任。但平庸呢,他就不干事了!
陳寶生說,從蘭州的官員看,“不作為、不會作為、亂作為,我都認為和平庸有關。”不作為,就是有能力,但不干事,不履行崗位職責,整天拉關系,搗是非,這就是庸官。亂作為,就是有能力,但不按規矩辦事,不按程序辦事;給錢亂辦事,不給錢不辦事;高興了亂辦事,不高興不辦事。不會作為就是說,連能力都沒有,“這樣的干部還真是不少。人很好,人品也不錯,很老實,可是不會干事,什么事情交給他都辦不了,這是個素質問題。”陳寶生說,我們把這些歸納為三種類型18種行為,涉及到素質的問題、品質的問題、作風的問題、制度的問題!斑@一桿子下去,就把多少干部給打下去了!
陳寶生認為,在操作中,如果把治庸當作一個激勵機制來看,把握好度,其效果還是很好的。在執行中也能看到,干部其實還是想干事,他不愿意當個庸官。“有這樣的心理基礎,你給干部創造好的條件,好的激勵,他還是愿意干事的。治庸計劃的著眼點不在于治,而在于防!
他的理解是,如果將著眼點放在治上,它必定會變成一種形式;而把著眼點放在防,重在激勵,它就會長期堅持下去!疤岣咚刭|,形成環境,靠制度去管人,實際上就是我們機關文化的核心。”
“要想把平庸這種行為徹底掃除,誰也沒有這個本事,誰也別吹這個牛!标悓毶f,有限目標,重點治理。一年一年做一些事情,逐年推進!安灰阋郧澳欠N制定責任或制度的老路子,制定的責任,往墻上一貼,完了。我們要求,當年的責任當年你就給我落實,我只看當下,一年一定,你就給我做這事!”
“老百姓對治庸計劃特別擁護,F在蘭州已經形成了‘天天都在解決問題,天天都有問題得到解決’的局面。蘭州老百姓對政府的看法和期望,正在發生靜悄悄的變化。干部負責了,努力了,各項工作都得到了進展,經濟得到增長,百姓得到實惠,這才是關鍵。”陳寶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