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慶陽>>正文

塬上慶陽:“黑綠文”的深度潛力
(2006-6-16 10:22:50)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打印本頁

塬上慶陽:“黑綠文”的深度潛力

  “十一五”期間,要圍繞把慶陽建設成為西部油城、隴上煤海、經濟強市、文化大市和陜甘寧三省區交匯處的中心城市,確保經濟發展速度保持兩位數增長,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爭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在2005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經濟總量和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在全省的位次前移。

  ■李成剛孫東輝楊毅

  對于甘肅慶陽的感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當地采訪時,印象最深的有兩個:第一,這是一個建在“山頂上”的城市,準確地說,地理上稱之為“塬”——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臺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有意思的是,這一平坦的“山頂”極大。記者驅車在這個“大平原”上奔行40多分鐘后,才看到了它深溝峭壁的邊緣。第二,引用慶陽市委宣傳部一位科長的話:“我們這里從地上到地下1200米,有三層寶。”地上土地肥沃,綠色的農作物是一寶,地下300米儲量豐富的煤炭是一寶,地下1200米新發現的大量石油又是一寶。

  事實的確如此,“黑綠文”三大產業(石油和煤炭資源開發、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民俗文化產業開發),已經成為今日慶陽經濟發展深具潛力的新的增長點。

  今日慶陽:

  邁上快車道群眾得實惠

  慶陽市地處甘肅東部、陜甘寧三省區交匯處,總土地面積2.7平方公里,轄7縣1區116鄉鎮1382個行政村,總農業入口212.97萬人,占82.9%,農村勞動力126萬人。慶陽屬于黃土高原溝壑區,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土層最厚的黃土原面。深厚的黃土層使慶陽人長期以農業為生,因此也保留了較多的農業文明。

  慶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夏代,周先祖不窟率族人來到慶陽“教民稼穡”,開創了華夏農耕文化的先河。從那時起,祖祖輩輩以地坑院和土窯洞為居,這一習俗沿襲到今天,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為此,慶陽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中國窯洞民居之鄉”。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慶陽市委書記、慶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選平表示,“過去五年,是慶陽市改革開放力度較大的五年,是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的五年,是城鄉面貌變化較大的五年,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較多的五年。”他說,“十五”期間,國家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甘肅省也大力支持慶陽老區的發展,加上全市人民艱苦創業,慶陽市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慶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智全介紹,近年來,慶陽市認真貫徹甘肅省委、省政府“發展抓項目、改革抓企業、保證抓黨建”的重大決策,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建設西部油城、隴上煤海、經濟強市和民俗文化大市為目標,按照“全面提速、科學發展”的工作主題和“工作創一流、名次爭上游”的總體要求,著力實施項目帶動等“六大戰略”,主攻石油和煤炭資源開發、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民俗文化產業開發“黑綠文”三大產業,加快建設隴東 能源石化基地、農畜土特產品生產加工創匯基地和以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為重點的文化旅游勝地三大基地,全力推進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努力實現經濟實力增強、財政快速增長、城鄉居民增收三大目標,全市經濟快速發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慶陽市委書記黃選平向記者介紹了這樣一組數據:到2005年底,該市生產總值達到143.8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九五”末增長71.2%,年均增長11.4%;固定資產投資79.6億元,比“九五”末凈增59.1億元,增長2.9倍,年均增長31.1%;財政收入16.5億元,比“九五”末增長1.53倍,年均遞增20.4%。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兩位數增長,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五”計劃目標。經濟總量在全省排位由“九五”末的第十位前移到第五位;固定資產投資由第八位前移到第二位;地方財政收入由第三位前移到第二位;農產品出口創匯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

  “黑綠文”的深度潛力

  據介紹,長慶油田在慶陽市境內已探明油氣資源總儲量28.47億噸,成為我國陸上第五、西北第二大油氣田,其中2002年探明西峰油田三級儲量達4億多噸,是全國近10年來發現的陸上最大油田。2005年西峰油田新增產能9055噸,原油產量達到228萬噸,煉量達到93萬噸。

  此外,慶陽煤田勘查取得突破性進展,正南煤田已探明煤炭資源15億噸。正南煤田詳查面積84平方公里,設計探井16眼,完成的10眼全部見煤,煤層厚度7.2—20.2米,比預計情況更為樂觀。這一結果無疑對建設隴東能源石化基地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作為慶陽市三大產業之一的“黑”能源產業,為慶陽市的經濟發展創造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而更令他們驕傲的是“綠”產業——綠色農業產業。在慶陽,記者了解到,“隴蜜”蘋果進入了東盟市場;“宮河”牌大蔥成了上海博覽會暢銷產品;以黃豆、谷米為主的“小雜糧”獲得“中國綠色食品暢銷獎”;“煙娃娃”經過加工變成了“錢串串”;瓜籽加工企業成為慶陽出口創匯的重要生力軍……在農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慶陽市的綠色農業牌越打越響。

  近年來,慶陽市按照中央和甘肅省有關政策要求,研究制定了《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意見》、《關于做好“三農”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意見》、《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扶貧開發加快農村小康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市縣鄉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著力培育農民增收產業。目前全市已形成以蘋果、肉牛、肉絨羊、紫花苜蓿、黃花菜、白瓜籽、油葵為主的區域特色產業優勢,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快速發展,農村二、三產業迅速成長,勞務輸出力度加大,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為農村小康住宅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除了“黑”和“綠”,慶陽的“文”產業亦深具潛力。

  今年5月23日至6月1日,第五屆中國慶陽端午香包民俗文化節舉行。本屆節會通過精心組織和文商聯袂,雙動互促,取得了明顯成效。節會共參展民俗文化產品260余萬件,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本屆節會項目洽談成果豐碩,商貿會展交易活躍,共簽訂合作項目27個,招商項目181個,實現商品零售交易額1.48億元。

  香包在中國古代被稱為香囊、佩帷,亦稱“荷包”,端午節佩帶香包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有,而慶陽香包卻從“端午民俗”走向了“端午產業”。

  目前,慶陽以香包、剪紙、皮影、隴繡為主的民俗文化產業蓬勃發展,龍頭企業達到100多戶,從業人員已有10萬多人,銷售額突破1億元。

  “兩個高于”構建甘肅經濟強市

  慶陽市委書記黃選平表示,今年慶陽的奮斗目標是確保“兩個高于”,具體指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以上,財政收入增長15%以上、達到18.98億元,外貿出口創匯增長40%以上。突出“一個總綱”、力求“五個突破”、抓好“五件大事”、辦好“十件實事”,即:突出項目建設“一個總綱”;力求支柱產業開發、新農村建設、外向型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社會事業發展“五個突破”;抓好國有企業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群眾生產生活、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油區社會治安綜合整治和環境保護、構建和諧社會“五件大事”;辦好改善醫療衛生條件、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實施無電行政村通電工程、實施整村推進和“321”結對幫扶工程、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搞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行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推進 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十件實事”。

  黃選平說,“ 十一五”期間,要圍繞把慶陽建設成為西部油城、隴上煤海、經濟強市、文化大市和陜甘寧三省區交匯處的中心城市,確保經濟發展速度保持兩位數增長,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爭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在2005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經濟總量和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在全省的位次前移;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市基本實現小康;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


最 新 圖 片
努力實現甘肅又快又好的發展—— 甘肅省省長陸浩答中國經濟時報記 圖文:東方國際模特大賽甘肅分賽 信步蘭州 哪一條街讓你留戀? 未來兩個月省運會火種將在14個市 大整容 綠色廣場打通西關

相 關 新 聞 相 關 專 題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走訪慶陽市幾處新農村建設示范典
·慶陽北部遭受五十年不遇干旱
·《慶陽香包》出版發行
·慶陽機場導航設備順利通過飛行校驗
·甘肅慶陽公祭周祖
·慶陽首條高速年內開建
·省政府組織現場辦公 慶陽加快煤炭開發
·慶陽機場排水設計有誤 泄洪致三民宅被毀
·春耕生產看“三新”——慶陽市春耕生產見聞
新 聞 評 論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最新新聞
·塬上慶陽:“黑綠文”的深度潛力
·黃河首曲:濕地會變成沙塵源嗎?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走訪慶陽市幾處新農村建設示范典型
·中國經濟時報專訪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陳寶生
·新農村:從模糊感覺到現實選擇
·定西:用特色優勢產業富裕農民
·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甘肅關鍵詞
·當改革進入“巖石層”——解讀國企改革“蘭州模式”
·一個農業省的工業化夢想
·新絲綢之路:眼花繚亂三千里
·甘肅財政支持新農村建設
·武威:統籌發展譜新篇
·努力實現甘肅又快又好的發展——訪中共甘肅省委書記蘇榮
·甘肅“十一五”工業發展路線圖
·“金張掖”展望“十一五”
·甘肅省省長陸浩答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問
·循環經濟:甘肅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贏在中國》開始網絡投票 請支持甘肅選手董慶
·馬鈴薯指導價:政府在越位還是補位?
·甘肅首例互聯網域名侵權官司一審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