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水縣民政局堅持把加強救助資金管理使用作為提升社會救助工作的關鍵一環,著力構建“制度保障、技術賦能、監督閉環”的“三位一體”監管體系,有效實現了救助資金精準到人、規范到戶。
堅持制度保障夯基礎。建立健全救助資金專款專用機制,嚴格按照《甘肅省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規定要求限定資金使用范圍,明確資金分配、使用、審核等環節操作規范,實現資金從預算撥付到發放全程封閉運行,切實杜絕了擅自擴大資金支出范圍的現象發生。嚴格落實“誰簽字、誰負責”的權責制度,切實將資金監管責任分解到崗到人,倒逼基層干部嚴格執行制度,規范審核審批流程。建立近親屬備案制度和卡折代管登記備案制度,進一步增強社會救助經辦人員救助資金廉政風險意識,防止“人情干預”,有效遏制了“人情保”“關系保”問題。
堅持技術賦能提效率。堅持以數字化手段破解監管難題,充分依托惠民惠農信息系統,構建技術賦能的監管體系,做到救助資金從錄入、審核、發放到監管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實現救助資金流向“全程可視、全程留痕”。全面推行救助資金社保卡統一發放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發放中的“一人多卡”“人卡不一致”等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實現了資金到賬信息實時推送、精準到人、流向可控,堅決杜絕了資金發放被截留的風險。
堅持監督閉環守底線。建立健全救助資金“事前嚴防、事中嚴控、事后嚴懲”閉環機制,采取定期核查、常態督查方式,對社會救助資金撥付、發放、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督,嚴肅查處虛報冒領、挪用侵占救助資金行為,實現了救助資金從“源頭到末端”的全程管控。建立“線上+線下”雙監督模式,一方面通過民政局微信公眾號、政府信息公開網站等媒介,每月將新增救助對象人數、救助金額等情況進行線上公開公示,接受群眾網上監督,進一步提升救助資金監管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建立“接訴即辦”機制,通過鄉鎮和村委會公開公示欄、縣民政局和18鄉鎮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對群眾信訪投訴舉報問題線索進行全面收集、快速響應、限時辦結,著力構建了“全民參與、陽光透明”的監督生態,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