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
天水市“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總體構想(征求意見稿) |
(2005-12-3 21:45:16)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發改委網站 打印本頁 |
|
|
。ǘ⿹屪フ邫C遇,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1、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全面落實各級政府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對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準入、投融資、稅收優惠、土地使用和產品出口等方面實行與國有和外商投資平等政策。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向新興特色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發展。拓寬非公有制經濟的融資渠道,建立健全創業投資機制,規范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改進政府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監管,引導非公有制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逐步實現資本的社會化,推進非公有制企業產權制度創新。 2、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加快我市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和重大保障措施。繼續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措施,施行“一站式”服務,繼續推行“五公開一承諾”制度,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創造良好的辦事環境。繼續實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落實政務公開措施,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政府信用的導向作用,建立健全統一的企業和公民個人信用征信服務平臺,加大社會信用監督和懲治力度,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三)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可持續發展 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消費方式,加強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確保可持續發展。 1、大力發展循環型經濟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大力推進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逐步形成“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提倡清潔生產,積極引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計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采取掛牌督辦等形式,遏制工業污染。開發清潔能源,完成天然氣引進工作,積極推進城市集中供熱工程,提高集中供熱覆蓋率。強化政府土地管理職能,嚴把土地審批關,切實保護耕地。把節水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關閉自備水井,加大市場化運作,鼓勵企業實施冷卻水循環、工藝水回收利用等節水項目,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以建設節水型城市為目標,提高全民節水意識,加強水源地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大力提倡綠色消費,形成健康文明、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使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變成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2、繼續加強環境保護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進一步健全環境監管體制,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實施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積極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膜和超標準污灌帶來的化學污染及其他面源污染。加快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污染治理投資社會化和環保產業化。建立環境信息公開和聽證制度,提高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度和全民環保意識。 (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積極推進依法治市的進程。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力支持,不斷實現社會全面進步。 1、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積極擴大基層民主,引導人民群眾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堅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主動聽取政協和各社會團體的意見,做好信訪工作,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大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力度,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認真貫徹執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努力推進農村基層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積極推進城市社區依法治理,發展社區民主,保證社區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務。堅持企業的民主管理,充分發揮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組織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中的積極作用,維護和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政策。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落實僑務政策,保護港、澳、臺同胞和外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