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
天水市“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總體構想(征求意見稿) |
(2005-12-3 21:45:16)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發改委網站 打印本頁 |
|
|
2.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搞總體規劃和具體部署,堅持規劃先行,抓好試點示范。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任務,同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著力解決廣大農民生產生活最迫切的實際問題,讓農民真的受益。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扶貧開發和農村小康建設步伐。繼續實施整村推進和易地扶貧搬遷,抓好7個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設,加大對農村“六小工程”、光明工程、生態建設、“兩基”攻堅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等方面的投入,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繼續實施農村沼氣示范工程,切實改善農村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的局面。到“十一五”末,全市100%的建制鎮、80%的鄉、50%的村完成村鎮建設規劃,70%以上的村實現安全衛生飲水。要繼續鞏固和完善“村村通”成果,進一步擴大廣播電視在農村的覆蓋面。要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偏遠貧困地區發展,落實民族地區發展政策,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發展與當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特色優勢產業,加強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十一五”末,全市15.58萬絕對貧困人口實現基本解決溫飽,59.63萬低收入人口實現穩定解決溫飽,全市整體實現穩定解決溫飽,有條件的向小康邁進。 3.積極發展勞務經濟 把發展勞務經濟放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加大農村勞務跨地區輸轉力度,切實增加農民現金收入。建立健全促進農村勞務輸轉的長效機制和責任考核機制,建設勞務經濟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培訓,提高勞動力基本素質和技能,打造勞務品牌,加大組織化輸轉,提高勞務市場競爭力。“十一五”期間,年均實現培訓農民10萬人(次),勞務輸轉60萬人(次),勞務收入20億元。 (四)大力發展服務業,培育壯大商貿旅游業 依托較為發達的商貿服務業和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壯大商貿流通業,開發旅游產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新型服務業態。 1.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 加快構建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的現代物流體系,扶持物流企業發展壯大,啟動甘泉物流中心建設。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服務設施,完善城鄉商貿服務網絡,建立完善的區域市場體系,努力拓寬消費渠道,擴大社會消費。大力發展金融、保險、房地產、信息等現代城市服務業,爭取外資、股份制金融機構入駐天水,創新銀企、銀地合作方式,改善金融生態,增強金融對天水經濟的支持力度。完善資本市場、技術市場、勞動力市場、稀缺性資源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把天水建成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隴東南區域商貿物流中心。 2.發展壯大旅游業 以建立大旅游體系為重點,堅持點線面結合,完善主要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實施天寶高速公路沿線精品景點的規劃和開發,加快農業生態觀光、休閑渡假景區設施建設,積極開發文化娛樂旅游項目。加快麥積山申遺進程以及申請國家地質公園工作。加強跨省、跨區域的旅游線路對接合作,連接西安、天水、蘭州、敦煌、九寨溝、平涼、銀川及周邊旅游線路,把天水旅游業融入絲綢之路旅游圈及國內精品旅游線之中,使天水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域旅游熱點城市。“十一五”末,全市3A級以上景區達到10處以上,年接待海內外旅游人數46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8億元。 3.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加快發展以城市為中心的現代服務業,鼓勵工程、科技、會計、法律、咨詢等中介服務業依法進入市場,擴大行業協會的覆蓋面和服務范圍。培育壯大社區服務、物業管理、快餐業、家政服務業、養老服務、保健服務、文娛服務等行業,注重拓寬新的消費領域。加快發展連鎖經營、代理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營銷方式,完善配套服務體系。著重發展郵政電訊、信息服務等高成長性產業,進一步完善城市服務功能。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